微中医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
微中医 首页 原创投稿 历史投稿 查看内容

古语中的第一人称“我”的别称

2016-4-28 15:30| 发布者: 微中医刘罗郭| 查看: 119417| 评论: 0|原作者: 桃子

古代汉语可谓博大精深,往往现代汉语中一个简单的字在古汉语中有好多别的叫法,原因有很多,比如年代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别,这些都能造成同一个意思的词能有多种形式。现代汉语中的“我”在古汉语中便是如此。

古汉语中“我”主要有这么几种叫法:卬、吾、台、予、余、朕、身、言。吾就不用多说了,只要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吾是我的意思,下面就根据具体实例对其他七个叫法进行说明。

1:卬

卬原本并没有我的意思,它其实是经过“姎”字的语音转变才有了我的意思。在《说文解字》中对姎的解释是这样的:女人自称,我也。也就是说姎的意思是女性的第一人称我,经过语转之后变成了卬。后来也不局限于女子自称,卬也就成了普通的第一人称我了。《尚书·大诰》中就有卬字为“我”的意思的用法:不卬自恤。恤是怜悯的意思,不卬自恤就是不自我怜悯的意思。

2:台

当作为第一人称时不读台而要读作怡(yí)。《尚书·汤誓》中有:非台小子敢行称乱。意思就是并不是我这年轻人敢去作乱。

3:予,余

予和余在古汉语中其实是很常用的,只不过不像吾一样这么为人所熟知罢了,予和余同音同义。予字在《尚书·牧誓》中有: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。意思是现在我姬发(周武王),恭敬的来推行老天的惩罚。余字在《离骚》中有: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意思是我的名叫正则,我的字叫灵均。

4:朕

朕在古装剧中出现的频率是极高的,这是皇帝的自称,其实在秦始皇之前朕字不仅仅是帝王的专称,常人也可以自称为朕,知道秦始皇二十六年才定位帝王一人专用。所以《尔雅》郭璞做注说:古者贵贱皆自称朕。屈原的《离骚》中就说:朕皇考曰伯庸。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。

5:身

身有自身的意思,后来引申为第一人称,《韩非子·五蠹》中有:吾有老父,身死,莫之养也。这里的身就应该解释成我。

6:言

言字解释为第一人称,在《诗经》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。比如:《小雅·采薇》:言采其芹;《秦风·小戎》:言念君子;《周南·葛覃》:言告师归。等等。这些诗句中的言字都解释为我。《毛诗故训传》就说:言,我也。

最后再顺便说一说“我”字本身,其实第一人称我并不是我字的本义而只是引申义,我字的本义其实是一种兵器,甲骨文中我字是这么写的:

是象兵器之形。七十年代出土了一件古兵器根据考证就是我这种兵器。

而作为第一人称的意思是后来才引申出来的,到了东汉许慎写《说文解字》时已经不能完全明白这意思了,但还隐约的知道一些。所以《说文解字》我字中说,我字还有一种意思是古代的杀字,原因就来源于此。

古汉语其实不像表面一样这么枯燥,如果有心去研究了解一番,其中的乐趣和收获是有很多的。就像这个我字,如果只看教科书的文言文那实在是无聊透顶了,但是如果跳出来往更深的地方去探索,便又是其乐无穷的了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    联系我们
  • 电话:0755-22670882
  • 邮箱:fu@weizy.cn
  • 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丽山路65号民企科技园3栋510
    微中医APP下载:
    关注公众号:
  • 微中医服务号
  • 每周一次信息推送
  •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

微中医创办于2014年,旨在借助互联网,让千万家庭了解中医、学习中医、感受中医之美,因为中医而更健康!中医是医学,是文化,也是哲学,希望微中医能为中医事业贡献绵薄之力!

简版|小黑屋|排行|推广|金数据|跟师|微中医 ( 粤ICP备14026347号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