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卜世仁 卜世仁的香料铺子,规模大约类似现在的街头超市。开好了,卜世仁成为殷实之家;开不好,就有倒闭的可能。那卜世仁的这个香料铺子,究竟是哪种经营状况呢? 外甥一说要赊账,卜世仁立马拒绝,虽然有很多理由做装饰,但核心诉求应该是他不想承担一点资金流失的风险,哪怕他此时有能力承担;他又羡慕贾芹骑着大叫驴,坐着车带着四五十个和尚道士去家庙的声势,这一看就不是一个发达人会有的情绪流露。所以,他的这个铺子,大约是勉强能维持温饱但还没到艰窘的地步。 他有一点精明。贾芸求人给差事,为什么要送香料?因为舅舅就是卖这个的啊。从舅舅这里现成拿点,事成了,当然还舅舅钱;事没成,就先赖着,反正是亲舅舅。卜世仁很清楚这一点,但他没直接拒绝外甥,而是举实例摆规矩,在他看来,只要有实例规矩,就不至于伤了彼此的颜面。留外甥吃饭也属于这个思维逻辑。夫妻二人把戏做足,不是不留你吃饭,是实在没这个条件,算给双方一个台阶下。 但他只有小精明,却没大视野,缺少挖掘发财机会的眼光。他看到贾家对旁支的支持,却想不到利用贾芸这个“梯子”把自家香料销售到贾府去。对外甥胡闹的偏见和抠着过日子的习惯让他不能敏锐察觉,这孩子为什么今天来要冰片麝香,他有什么计划,然后以一个商人的智慧,坐下来讨论一下这孩子的计划有没有成功的可能,评估一下自家铺子可以不可以为了向前发展承担这一点风险。他都没有。 当今在业界具有“风投女王”之誉的徐新说,创业者最重要的有两点:他能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;他是不是愿意分享财富。 卜世仁只看到贾芸赊账时的胡闹,一碗饭也不愿和贾芸分享,那么作为商人的卜世仁还有什么理由,能成为富人? 卜世仁的这种固守一隅、不思发展,平时或许还可以安然度日,一旦风雨袭来,卜银姐可能就会像袭人一样被卖掉。因为事实的真相是,你安于穷,就会变得更穷。 2、邢德全 邢德全小的时候,家里至少应是小康之家,但很不幸,父母先后离世了,家私落到了长姐邢夫人手里。邢夫人生性冷狠,结婚后对娘家不管不顾。邢家二姐嫁了个普通人,日子或许就是卜世仁的水平;三姐干脆不嫁;邢德全也变成了一个穷人。 没钱花了,怎么办?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从邢夫人身上找缺口。邢德全开始向邢夫人要钱,且要得理直气壮,因为要的是他邢家的家私;邢夫人一点不给,邢德全一闹腾,荣国府长房太太的面子就全没了,尽管邢夫人异常克扣,但还是得给点。时间一长,这对姐弟就形成了挤牙膏的相处模式——挤一点,给一点,再挤,再给。 叫邢夫人像王夫人那样一次给刘姥姥一百两银子,让刘姥姥做个小生意,不再求人告帮,是不可能的,那还不是剜了邢夫人的一块肉?再说,邢德全也不是刘姥姥,刘姥姥是缺少投资,人不懒,就像野草,给点雨水就能活。 邢德全这人不行,不要说没钱,有钱也不会拿去投资,脑子里没这个概念,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“吃酒赌钱,眠花宿柳”。习惯了这种“娱乐至死”的邢德全,哪儿有娱乐就钻到哪儿,结交的都是纨绔子弟,在赌场上甚至会和娈童一般见识,人送外号傻大舅。 邢德全越这样,邢夫人就越不想给他钱;越不给钱,邢德全就加倍地在外面说邢夫人不好,加倍地吃酒赌钱。双方都有怨气,双方都不痛快,姐弟关系陷入了僵局。 也许现实生活中邢德全的例子是极个别例子,但大多数普通人,有了钱,首要的选择是,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乏味,这却是事实。在《白人的负担》这本书里,讲过一个例子,一个印度人,很穷,但一旦有一点多余的钱,就先买一个电视机放到屋子里,用以度过没活干的无聊时光,而不是用这点钱,多买种子或化肥,投入生产,让钱生钱。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,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。 邢德全的生活日程就是要钱,然后玩,就像一个小孩子,世界在他这里变得简单。直到无钱可要。等待他的,或许就是有一天暴尸街头。至于死因,大家可以想象。 3、金荣 金荣应该还是个未成年人,家里请不起先生,因为姑姑的关系,进了贾家义学。这个义学管理比较松散,鱼龙混杂,但贾府的亲戚都想来这里。金荣母亲说得好,“茶也是现成的,饭也是现成的,你二年在那里念书,家里也省了好大的嚼用呢”。 还能结识富家公子,富家公子拔根汗毛就比他们这些穷人的腰粗。比如金荣给薛蟠做了契弟后,“一年不给不给,这二年也帮了咱们七八十两银子”。刘姥姥说他们庄户人家一年花费大约是二十两银子,两年七八十两银子,确实是诱人的数目。 金家把孩子送到义学,而不是像《霸王别姬》里的母亲把孩子送到戏班,这意味着金家本来的目标或许是想让金荣通过苦读,走上仕途之路,这基本上是那个时代能实现阶层跃升的唯一途径。但金荣有贾雨村一定要通过鱼跃龙门再整基业的毅力和决心吗?并没有。他看上去更像《漫长的季节》中的高中生王阳,虽然家庭并不富裕,但也没什么野心,生活在他们面前是多彩的、开放的,走哪儿算哪儿。 但,现在财路断掉了。金荣在薛蟠面前已是明日黄花,出于一种把水搅浑的挣扎心理,秦钟和玉怜也没做什么事,他就非说人家做了见不的人的事,目的是要搞臭这俩人。只因对方人多势众,才赔礼道歉了事。说实话,金荣的心理已有些扭曲。 或许读者会批评金荣,你自控力那么差吗?但完全批评一个穷孩子也不对,因为在那样一个环境里,他接触到的都是亮闪闪的东西,难免心生羡慕;何况曾经也有一些被握在手里,现在失去了,难免心有失落。 拒绝诱惑,或许是一个穷孩子最该具备的能力。金荣需要想清的是,到底该珍惜薛蟠给钱的机会,还是该珍惜上学机会,这是他今后成为穷人或富人的一个岔路口。 4 中国有句老话,叫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讲人的境遇千变万化,不知道谁什么时候就交上好运,不知道谁忽然就楼塌了。“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;衰草枯杨,曾为歌舞场”,此消彼长正是世间的寻常。但是,有些人可能永远成不了富人。 就像卜世仁,缺少资本支持,抗风险能力弱,又被偏见裹挟,目光短浅,错失很多赚钱机会;就像邢德全,大好时光,吃喝嫖赌,荒废了一生;就像年少的金荣,侥幸有个上学机会,但顶不住诱惑,忘记初心,缺少努力,青春时光倏忽而过。 穷有千姿百态,但穷只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不愿正视现实,没有改变处境的决心。 有创业者说,“如果你所拥有的不多,那么,就用你的聪明才智,做到从无到有”。 面对艰窘,改变是不容易的,但并不是不可能的。一小步的成功也是成功,更重要的是,成功会带来更大成功。当一种情况得到改善时,这种改善本身就会影响我们的信念,激励我们朝有光的方向前进。 要做一个不那么穷的窘迫的人,关键是行动起来,进入良性循环中。因为,生命如同暗室,我们却偏要写明媚春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