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中医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
查看: 755|回复: 0

嫔,究竟是妻还是妾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3-7-22 16:29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说到“嫔”这个字,我们最先想到的词汇就是嫔妃,接着就会下意识地将“嫔”与妾等同起来。那么“嫔”这个字是不是真的就是妾的含义呢?

《书·尧典》中有云:“厘降二女于妫汭,嫔于虞。”意思就是尧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到妫河的弯曲处,嫁给了虞舜。舜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非常有名,而且尧将这两个女儿嫁给舜肯定不可能是给他做小妾的。显而易见,这里的“嫔”包含了妻子的意思。那么“嫔”这个字,究竟指的是妻,还是妾?

困惑之下便翻阅了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,发现原来“嫔”有着三种不同的含义。

“嫔”的本义是指帝王的女儿出嫁,比如上面《书·尧典》中所说的尧将女儿嫁给舜。这是“嫔”作动词的时候的解释。

用作名词时,“嫔”就是对古代妇女的通称,也是美称。例如:嫔妇(国中妇人有德行者);嫔德(妇德);嫔俪(指妻);嫔息(妻与子女)等。当然,也可以指代帝王诸侯的姬妾或宫廷中的女官,譬如:嫔媵(嫔妾);嫔御(古代帝王、诸侯的侍妾与宫女);嫔妇(宫中女官);嫔从(宫嫔、侍从);嫔侍(宫嫔侍从)等。再偶尔,也会当做对亡妻的美称,如《礼记·曲礼》中所言:“生曰妻,死曰嫔。”

除此之外,“嫔”还可以做形容词,就是嫔然——众多的样子。


虽然现在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会将“嫔”直接理解为妾的含义,不过在古代,“嫔”作为动词使用也是比较常见的,而且作为动词的时候只有一个解释。

当然,随着时代的转换,用作动词时的“嫔”不再单单只是代表了帝王的女儿出嫁,同时也可以引申为寻常的出嫁——不过依旧是仅限于正妻的出嫁。

如《诗经·文王之什》:“挚仲氏任,自彼殷商,来嫁于周,曰嫔于京。”

《南史》:“武德郗皇后讳徽……齐建元末,嫔于武帝。”

《旧唐书》:“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……年十三,嫔于太宗。”

《王安石全集》:“皇后曾祖母李氏,嫔于高门,率德唯谨。”


可见“嫔”的含义还是不少的,如果只是单纯地望文生义而不思索它的词性就去解释,很有可能会误读原文的意思。

所以,若是但凡看到一个“嫔”字便草率地认为这是代表了妾的意思,那很有可能是要闹笑话的。

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

本版积分规则

    联系我们
  • 电话:0755-22670882
  • 邮箱:fu@weizy.cn
  • 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丽山路65号民企科技园3栋510
    微中医APP下载:
    关注公众号:
  • 微中医服务号
  • 每周一次信息推送
  •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

微中医创办于2014年,旨在借助互联网,让千万家庭了解中医、学习中医、感受中医之美,因为中医而更健康!中医是医学,是文化,也是哲学,希望微中医能为中医事业贡献绵薄之力!

简版|小黑屋|排行|推广|金数据|跟师|微中医 ( 粤ICP备14026347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